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到“田园苦”的转变
作者: 李晓娜  日期:2007-04-20 来源 :西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田园乐 儒家诗教 唐代 田园苦 社会转变 
描述: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向“田园苦”的转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唐前期国家政权稳固,国力强盛,社会富裕安定,士人和农人的生活也比较安稳丰足,士人在田园上主要是体贴自然,休憩心灵,追慕隐逸。这一时期田园诗描写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以宁静纯美、物产丰足、生机盎然为主;士人的田园生活随性自适,并以此作为对世俗的一种超脱;农人生活安稳和美,农人形象带有隐士色彩。田园诗的各方面都以反映“田园乐”为主,偶有“田园苦”类作品。随着唐朝社会矛盾的激化,安史之乱爆发,其后社会动荡、国力衰弱、边患四起,藩镇割据,灾荒、战争、征兵、重赋等种种沉重负担加诸农人身上,士人的田园生活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诗歌创作逐渐转向反映社会现实的道路,一些诗人重拾儒家诗教理论,再次提出以诗歌干预现实的要求。表现在田园诗上,即是“田园苦”主题的正式出现。以韦应物、戴叔伦、钱起、李嘉祐等人为代表,不少诗人开始创作“田园苦”主题的诗作。尤其韦应物是体现田园诗诗风、主题由盛唐转向中唐的关键人物。其后经由张籍、王建、李绅而至元白新乐府中以田园和农人为题材的诗作。“田园苦”主题的诗作大量增加;灾荒、战争、征兵、重赋等各种危害对农人生活的影响和农人深切的痛苦都被反映出来;士人们悯农、愧农的感情和对当政者的不满也日益深化。中唐这场田园诗变革的主要特点是:“田园乐”主题依然持续;田园风光描写由唐前期的丰足纯美转为凄清萧飒;“田园乐”与“田园苦”主题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诗人的作品中;以农事、农人生活为描述、抒情对象的诗作增多。至晚唐,社会状况进一步恶化,诗人对农人的关注更多,田园诗的创作愈加向“田园苦”主题倾斜,主要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描写单个农人的作品继续增多,一致反映农人苦难。诗中的田园更加惨淡,农人生活更加困苦。由于仕进无门,颠沛流离,诗人对政权的依附性减弱,对统治阶级的批判也更加直接、激烈,拥有了“骂世”“骂官”的风采。
唐五代宋初敦煌农业民俗考论
作者: 王欢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 敦煌文书 唐五代宋初 民俗 
描述: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物质生产方式,随之农业生产民俗的传承,也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敦煌遗书和壁画中保存有大量反映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农业生产民俗的资料,为研究敦煌地区,乃至我国西北古代农业生产民俗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相关农业生产民俗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一时期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民俗内容极其广泛、表现形态也非常丰富多彩。敦煌农业生产民俗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产完全按时序节令来安排形成的习俗及其相关的祭祀风俗;二是存在大量经验的占卜天象以预测农事的习俗;三是有关农业生产禁忌习俗;四是祭祀各类主宰农事神灵;五是欢庆丰收感谢天地神灵的赐福等。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政府和民众都积极参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活动有各类农业生产节令祭祀、农业生产神灵祭祀、风雨山川河流水神等自然崇拜祭祀。各类农业信仰祭祀贯穿于一年之中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较为完备而系统的的体系。 这一时期,敦煌地区农业生产民俗盛行,是敦煌地区民众对自然现象作出的积极反映,表明了在当时自然经济环境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同时农业生产民俗又深受佛教、道教、祆教等宗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社会性、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本土色彩。
吐鲁番史前彩陶研究
作者: 吕明明  日期:2010-06-05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史前 彩陶 吐鲁番 
描述:本文以吐鲁番地区史前墓地出土彩陶为研究的基本材料,以类型学和新疆特殊的考古地层学为研究方法,对吐鲁番史前彩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其彩陶对邻近地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吐鲁番史前墓葬当中,洋海墓地出土的彩陶数量最大,因此作为本文的分析重点。通过划分洋海彩陶的不同类、型、式,揭示出洋海彩陶的兴起、发展、衰落的过程;展示了洋海彩陶器形和花纹的鲜明特点。通过对吐鲁番史前其他的墓地出土彩陶与洋海墓地彩陶的对比分析,结合考察吐鲁番其他史前墓葬与洋海墓葬之间的异同点,提出苏贝希文化是从早期的洋海类型到晚期的苏贝希类型的发展顺序,并揭示了与其他青铜时代彩陶文化之间既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发展的情况。 本文运用考古学文化的理论,分析了以洋海类型为代表的苏贝希文化早期彩陶特点。通过对吐鲁番史前墓地出土彩陶的分析,廓清了沿天山地区彩陶传播的基本线路和彩陶在吐鲁番地区存在的时间是从青铜时代一直延续到早期铁器时代,并认为之所以吐鲁番史前彩陶没有全盘接受来自东面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吐鲁番绿洲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殊性,这些展现在彩陶上则表现出独特的地域性审美特征。对吐鲁番史前时期的彩陶的研究,证明中国史前文明的源头不独在西方,还有中国本土的影响。由彩陶之路,中原的文明向西北发展给边远地区的新疆史前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造就了新疆史前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明彩陶之路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发挥了作用,新疆与中亚和中国内地的联系也可以追溯到更早的青铜时代,使得东西方的早期文化交流获得了加速;这也再次证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言研究
作者: 陸娟娟  日期:2009-12-01 来源 :浙江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語言 格式套語 吐魯番文書 俗語詞 
描述:吐鲁番出土文書指在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古代寫本文獻。近一個世紀以來,吐魯番出土文書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吐魯番學亦成為與敦煌學相媲美的一門國際性的顯學。但是吐魯番出土文書語言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應有的注意,尤其是叶冉番出土文書多為民間應用文書,其語言價值不僅表現在口語化程度高、俗字俗語詞多,同時亦表現在具有應用文書語言的特点,即有固定的文體格式和套語。語言研究是其他各項研究的基礎,吐魯番文書語料的特殊性使得我們非常有必要對文書語言進行全面的釋讀、整理和研究,為其他各學科的研究提供一個良好可靠的研究基礎,同時亦能促進吐魯番出土文書自身的整理研究。 本文即從文體的角度對叶魯番出土文書的語言進行考察,總結文書中各種應用文體的格式特點,并輯釋各種文體文書中的格式套語、術語以及俗語詞。 第一章“緒論”部分简要回顧了吐魯番出土文書的發現及出土,并且結合實例討論了吐魯番出土文書語言研究的價值。第二章立足吐魯番文書本身,對吐魯番出土文書的文體特點、用字特點和用語特點進行了討論。三到七章即從文體的角度把吐魯番出土文書分為公文類文書、契約類文書、籍帳類文書、隨葬衣物疏、書信類文書,對每一種文體文書分類集中考察,歸納各種文體文書的格式特點和語言特點,并輯釋其中的格式套語和俗語詞。最後是“結語”部分,對上述討論進行總結,并分析吐魯番文書各種文體語言的異同。
可以和传世文献相对照的先秦出土文献研究
作者: 西山尚志  日期:2009-03-28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子思子 周易研究 《太平御览》 土文 民之父母 緇衣 禮記 通行本 古典文献 出土文献 
描述:從現代的中國古典文獻研究來講,出土文獻研究已經不可輕視的領域。尤其,近年陸續出土的戰國出土文獻將中國古典文獻研究更為豐富、精密了。因爲這些出土文獻的内容涉及遣策、占筮、思想哲學、法律文書等諸多方面,不僅對中國古典文獻學,而且對中國古代的文字學、音韻學、歷史學、民俗學、天文學、考古學、數學、邏輯學也有巨大的影響。 到09年春爲止,先秦出土文獻已經達到了膨大的數量,本稿主要關注與傳世文獻可以比較的先秦出土文獻進行探討。具體而言,是以上博楚簡、馬王堆帛書、阜陽漢簡《周易》;郭店楚簡《老子》;上博楚簡《民之父母》;上博楚簡、郭店楚簡《緇衣》:上博楚簡《鬼神之明》爲主要的材料。 上博楚簡《周易》、馬王堆帛書《周易》、阜陽漢簡《周易》與今本《周易》的許多部分可以進行比較;郭店楚簡《老子》、馬王堆帛書《老子》與《老子》的許多部分可以進行比較;上博楚簡《民之父母》與《禮記·孔子間居》、《孔子家語·論禮》的許多部分可以進行比較;上博楚簡、郭店楚簡的《緇衣》與通行本《禮記·緇衣》的很多地方可以進行比較。雖然還有許多學者沒斷定《鬼神之明》是否屬於墨家文獻,但整理者的曹錦炎先生認爲是墨子的佚文,而且上博楚簡《鬼神之明》與《墨子》的思想、邏輯、詞彙的許多部分可以進行比較,這對於先秦墨家思想而言,無疑是非常珍貴的文獻。 這些“可以和傳世文獻相對照的先秦出土文獻”,與其他的出土文獻具有不同的性質。筆者認爲這些出土文獻具有獨特的意義、價值,如下所示: (1)帶動了文字學方面的發展。 (2)與傳世文獻校勘文字,可以屢屢補正傳世文獻中的錯亂。 (3)提供探討經典原義的線索。 (4)可以探討傳世文獻的文本形成。 (5)可以再探討後世對古書的評價是否恰當。 (6)可以再探討後代的注釋是否恰當。 本文通過“可以和傳世文獻相對照的先秦出土文獻”分析,闡明這些出土文獻研究具有的意義和價值。
原始的“现代感”——中国原始彩陶装饰纹样构成形式研究
作者: 吴嘉祺  日期:2010-04-01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彩陶 装饰纹样 构成形式 秩序 
描述: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显著标志之一,在当时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陶器的发明和使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定,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陶器的纹饰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原始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所发掘和认识的关于美的规律。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来分析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的特点。首先是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这些装饰纹样的产生与演变的过程,并按照不同的图式对它们进行的分类梳理,为下面的形式构成分析提供了方便;然后再把这种纹样从历史与原始的特殊涵义中剥离出来,仅仅以单纯的审美角度来分析它们的构成形式规律,并从自然、人类自身以及艺术技巧三个方面对产生这种构成形式的根源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最后再结合自己对这些彩陶装饰纹样的认识提出了一点感悟,以求能对我们现在的设计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于齐家文化主要经济形态的探讨
作者: 一丁    日期:2016-12-05 来源 :考古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猪骨 经济生活 中含 起西 出土物 养猪业 河成阶地 父系氏族社会 游牧部落 社会性质 
描述:
关中地区史前动物遗存研究
作者: 赵晨  日期:2009-09-01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动物遗存 关中地区 骨器 环境 旧石器时代 家畜 新石器时代 
描述: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史前动物遗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详细阐述了关中地区史前各个时期的的自然环境面貌,进一步揭示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与人类文化进程的的密切联系。通过对旧石器时代不同地质时代蓝田和大荔地区典型遗址动物群的研究和比较,分别归纳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整个旧石器时代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和这一时期人类主要的经济生活。通过对新石器时代11个典型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和研究,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的自然环境变化和期间的气候波动现象一一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新石器时代整体环境面貌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对不同时期农业、家畜饲养、狩猎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动物骨骼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对区域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特殊的文化发展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推断,而最终的结论仍然需要对以后不断更新的动物骨骼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方可得到的更为充分的证据和补充。
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文学的传承与嬗变
作者: 周玉娴  日期:2009-03-31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牛郎织女文学 传承嬗变 情节主题 
描述:牵牛、织女是空中的两颗耀眼的星宿,也是原始星神崇拜的对象,后来这两颗明亮的星宿成为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角,降落到人间,演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从先秦到汉代,牵牛织女的神话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并得到发展和孳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故事基本定型。张华的《博物志》和《殷芸小说》中,有这个故事的基本雏形。而且,殷芸小说的记载成为这个故事的发展演变的核心和辐射源,后世的牛女故事多从中取材或在此基础上演变。魏晋时期,牵牛织女的故事和民俗节日七夕结合,从此这则神话故事在文学殿堂中大放异彩,同时在民间文化中广泛传播。唐宋时期牛郎织女故事在《灵怪录》出现异化现象,郭翰遇到织女下凡的艳事成为后代文人们创作的因素之一。唐宋时期的七夕诗歌繁荣,七夕风俗在民间蔚为壮观。明清时期是牛郎织女文学的鼎盛时期,七夕诗歌仍然沿着唐宋七夕诗词的道路发展。而在戏曲小说等叙事文学中,牛郎织女故事也成为文人关注的题材。比如,明代万历年间朱名世的《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清代邹山的传奇《双星图》等都在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孳生出的一些新作品。到了清代,宫廷和地方都要上演一些承应戏来庆祝,《昇平署月令承应戏》中就有“七襄报章”、“仕女乞巧”两出戏的剧本流传。清末民初的《牛郎织女传》是在民间艺人说唱的基础上,经过文人加工过的章回小说,是牛女故事的近代形态。牛郎织女故事的演进是在《殷芸小说》《郭翰》《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牛郎织女传》《双星图》等一些叙事文学、历代的七夕诗歌和民间故事流传的基础上构成的,它们递相传承,迭加演变,共同推动这个故事向前发展。本文就元明清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的小说和戏曲进行分析,并以这一时期的七夕诗词为佐证,试图厘清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故事在元明清时期的演变情况。
伏羲和伏羲文化初探——大地湾的启示
作者: 马志荣    日期:2016-12-05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意识形态 生产技术 大地湾 伏羲文化 
描述:
< 1 2 3 ... 10 11 12 13
Rss订阅